- Oct 15 Thu 2020 00:22
那年我們一起追的股王後來呢? 益通決賣廠退出太陽能市場
- Oct 04 Sun 2020 07:37
股東會紀念品送股東 公司不能拿來抵稅
近期為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旺季,部分公司提供股東會紀念品,但國稅局提醒,公司買紀念品送股東的進項稅額,屬於與推廣業務無關的贈與,因此不可以申報扣抵銷項稅額。
上市櫃公司召開股東會時,多數會為股東準備精美的紀念品,例如擁有上萬股東的中鋼公司,每年股東會的紀念品都超夯,去年股東會紀念品是黑熊雨傘,一度造成供不應求;今年紀念品則是「台灣美印象收納禮盒~皂到幸福」,也成為媒體熱門話題。
- Oct 02 Fri 2020 23:31
美炸彈客曝光!5天寄14枚爆裂物川普狂粉被逮
近日令全美國人心慌的「炸彈包裹」事件,終於有重大突破,嫌犯賽亞克(Cesar Sayoc)在當地時間26日早上被逮捕,並且警方發現,該名男子不僅連續寄出多個炸彈郵包,給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人士,他的廂型車外觀,還貼上許多川普圖片和川普支持者的口號,是名支持川普的狂熱粉絲。
現齡56歲的賽亞克遭指控,至少將14個炸彈郵包寄給批評川普的相關人士而被逮捕,此外,若全部罪名都成立將可判48年徒刑。而該名嫌犯日前已在一間汽車零件店外,遭50多名執法人員拘捕,對此,聯邦調查局(FBI)局長克瑞伊(Christopher Wray)也表示,破案的一大關鍵,是在寄給民主黨聯邦眾議員沃特斯(Maxine Waters)的郵包中,發現賽亞克的指紋;而寄給前總統歐巴馬的郵包中,所驗出的DNA樣本,也同樣和賽亞克吻合。新北電子鎖
- Sep 24 Thu 2020 03:52
科創板暫不接受紅籌、VIE結構
大陸科創板腳步聲已近,且有券商近期已開始向上交所推薦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不過,陸媒報導指出,科創板暫不接受紅籌、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協議控制)結構,且科創板必須遵守「IPO審核51條」的相關規定。此外,科創板也將重點鼓勵五大先進科技領域企業申請上市。
根據華爾街見聞報導,隨著科創板的加速推進,已有多家券商投行向上交所推薦了其儲備的優質項目,並就推薦企業進行溝通。目前科創板暫不接受紅籌結構,也不接受VIE結構,且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必須遵守最新IPO審核要求。
- Sep 13 Sun 2020 07:45
科創板來了 明年Q1估20家登陸
自本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致詞時表示,大陸將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之後,科創板成為市場的熱門詞語。昨日傳出,預計本月底至下月初將推出設立科創板的徵求意見稿,首批預計20家的高科技企業,最快在明年首季可望登陸科創板。
中國證券網報導,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召集大陸主要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就科創板舉行專題研討會。會上傳出,上交所正在籌畫招聘事宜,將為科創板的公司監管等相關工作「招兵買馬」。
- Sep 03 Thu 2020 21:42
陸實錘報復 官媒:美這回看走眼
EPOXY大陸國務院2日正式公布對美國7類128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決定,並於當天生效。大陸黨媒《環球時報》以題為《中國報復美加徵關稅落下實錘》的社評指出,中美貿易戰已擦出火花,2日的報復行動是對川普政府加徵鋼鋁關稅的還擊,華府可以對「中國可能不反制或只做象徵性反制」的幻想說拜拜了。
陸媒指出,2日生效的這份報復清單涉及了總額約30億美元的水果、豬肉等美國產品,報復規模與美國鋼鋁關稅給中方造成的損失對等。這再清晰不過地展示了中方誓不妥協、將對美方所有無理徵稅開展對等報復的決心。美方每採取一項損害中國利益的行動,它都可以預知中國使其蒙受同樣損失報復行動的到來。「我們不怕打貿易戰,所以你打我有多重,我的還手一定有多重。」
- Aug 25 Tue 2020 08:33
金枕頭榴槤怪味變美味 店長:馬鈴薯口感
- Aug 19 Wed 2020 21:01
31歲躍升百萬資產比例高 大數據分析理財關鍵
想要累積財富就需要理財,如何面對當下的物價與所得水準累積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很多年輕人探索的課題。根據銀行大數據統計資料顯示,20至39歲的青壯年中,有高比例的客戶在過了而立之年後,在31歲時晉升為資產規模破百萬的財富管理會員,關鍵都在積極的理財態度。
根據台新銀行大數據分析20至39歲的青壯年理財行為,發現資產規模破百萬者,多數都願意投入較多資源,參與理財相關議題講座、課程或購買相關書籍,藉由專業知識充實,為自己創造累積財富契機。
- Aug 09 Sun 2020 05:29
【裝修總動員】★室內裝修報價,裝潢報價,木作工程報價,拆除費用價格,土水估價,修繕價格,房屋修繕費用,公寓...
- Aug 07 Fri 2020 02:36
水貨車橫行 扼殺國產車生計
台灣進口車銷售量逐年攀升,迫使最大國產車廠國瑞汽車傳出必須放無薪假的窘況,尤其高單價的豪華進口車愈賣愈多,除豪華品牌大推低價入門車款擴張市占,「水貨車」(或稱平行輸入車、外匯車)銷量、占比愈來愈高,更成為扼殺國產車廠生計的幫凶。
台灣豪華進口車銷量占比逐年攀升,今年更站穩18%以上水準,其中水貨車銷量貢獻估逾2成,成為拉高豪華進口車銷量的主力推手。